- · 城市版面费是多少[08/04]
- · 《城市》投稿方式[08/04]
- · 《城市》期刊栏目设置[08/04]
奋进的济南:硬实力让城市强大 软实力让城市伟(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拥有2600多年建城史,龙山文化、齐鲁文化、黄河文化、泉水文化等多种文化交融叠加。如何更好展现城市的文明底色与人文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拥有2600多年建城史,龙山文化、齐鲁文化、黄河文化、泉水文化等多种文化交融叠加。如何更好展现城市的文明底色与人文底蕴,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成为济南的新追求。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在济南黄河北一处花海景观带上,榆叶梅、樱花、海棠迎东风,绽芳菲,粉白红黄,云蒸霞蔚,争相斗妍,一派绚烂。
泉城济南,逐水而生、枕水而居,黄河对济南而言,一直有着特殊的意义。打造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济南,正在努力让黄河文化成为城市文化最厚重的底色。
城市软实力是生产力、影响力,更是吸引力、凝聚力。
建设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是济南借助优势乘风起航、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举措,也是建设“康养名城”的举足轻重的重要一笔。
“其他省市都把当地的文化元素和符号印在了贴纸上,济南作为文化大市,有那么多优秀的历史人物,这个事情咱也可以做。”“创文明典范,看实力济南——网络媒体看济南媒体行”中,贴纸设计方山东世博华创动漫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华这样告诉记者。
当你驾车行驶到槐荫西头,会看到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一片欣欣向荣的产业集群,这里就是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见证即将到来的繁荣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夙愿。
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在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说:“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文化是城市精神的传承与根脉,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城市既要有筋骨肉,更要有精气神。”
与“河”奔流打造济南黄河文化IP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赵晓丹 济南报道
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省会经济圈龙头城市,如今的济南,集三大新坐标定位于一体。想要构建起“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必须在持续增强硬实力的同时全面提升软实力,更好发挥软实力的“加速器”作用。
这里便是济阳区黄河健身公园。
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明确了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定位。2021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一年多来,济南北部建设全面起势。由此,济南也正在从“大明湖时代”向“黄河时代”加速迈进。
济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在这样一座具有独特自然禀赋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打造中央商务区,文化的注入必然是彰显特色,实现与其他城市“差异化经营”,避免千城一面的重要切口。
2022年的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力提升城市软实力,在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上开新局”。
一个软字,富有深意:当今世界,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识。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软实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其侧重于文化的滋养,城市精神品格的锻造,是人民幸福感的体现。而这正与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标准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千百年来,济阳因济水而名,伴黄河而兴。2500年前,孔子游历济阳,研修韶乐,留下了“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千古美谈。
“深化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加快规划建设黄河文化博物馆、城市规划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推动沿黄城市文旅资源整合协作,推出黄河主题线路、打卡地和文创产品,打造济南黄河文化IP”,今年的济南政府工作报告从基础设施到文旅产品,都贴上了“黄河”标签。
文章来源:《城市》 网址: http://www.chengshizz.cn/zonghexinwen/2022/0909/1358.html
上一篇:把城区打造成为人民想要的样子【人民城市 杨浦
下一篇:河北保定入围中国投资热点城市